遭遇行业壁垒 5G欲借物联网翻身

发布时间:2015-10-09

5G路怎么走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提出了5G商用的目标,这对中国的通信产业是件大事,现在距这个目标年份只有5年时间,而且4G还正在推广期。4G虽然用户数在高速增长,但是电信企业的盈利状况却未有显著增长,基站建设却耗费了大量资金。

5G怎么办?也许不能走4G的老路,需要在物联网等领域实现飞跃,在跨行业整合方面取得突破,这正是当前的难点。

导读

越来越多的分析机构、企业判断,到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将超过500亿,而5G商用之后,全球连接数将达到千亿级别,是目前的20倍。2015年7月,全球移动用户数方始突破50亿,不过联网设备仅局限于手机、电脑等消费者产品。

9月28日,第五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会上指出,中国力争2020年启动5G网络商用。本次会议上,欧盟和中国在5G移动网络领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成立的IMT-2020(5G)推进组计划,其将在2017年底启动5G候选技术征集、2018年底启动5G技术评估及标准化,到2020年,5G技术应具备商用能力。

在全球通信行业增长乏力的形势下,4G目前正处于推广的高峰期,虽然用户数增长迅速,但是电信业务的收入并没有随之高速增长,而且建设4G基站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耗费了巨大成本。

如此形势下,5G如果在2020年商用将会面临怎样的形势?从2G到4G,基础通信、移动互联网应用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作为面向2020年及未来的通信技术,5G的主要应用场景除了移动互联网之外,还包括物联网。

寄希望于万物互联,5G需要一场革命,不只是技术革命,还包括产业跨界、商业模式。

电信业增长瓶颈

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通信展反映了整个通信行业的失色。1990年至今,这一展会已经举办了24届,是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盛事,被称为“通信行业的晴雨表”。四年前的通信展还曾人满为患,但如今,接近半数的通信企业不再参加这一展会,为此,主办方不得不关闭了一个可以容纳数十展位的6号馆,展馆人流量亦大幅下降。

根据工信部此前发布数据,全国已经有10个以上省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移动用户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

2013年时,全国移动用户数增长1.3亿,总数达到12.34亿,用户增长率约12%。但2014年,全国移动用户仅增长5200万,用户总数达到12.86亿。而2015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累计增长仅500万,已不足去年同期的20%。

近年来,中国三大运营商均已出现收入、利润下滑。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2014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11541亿元,同比仅增长3.6%,增速相比2013年已经下降了5.1个百分点。

即使是4G的高速增长,仍未能改变这一趋势。2013年底,工信部发放4G牌照,中国4G正式商用。2014年全年,中国移动建设了70万4G基站,发展9000万4G用户,仅用一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4G运营商。步入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4G基站数增加至94万,4G终端超过1000款,4G用户数半年增长1亿户,达到1.9亿,占比总用户数23.2%。

但需要指出,4G用户主要来自原2G、3G用户的升级,并且这些用户升级并未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2014年,中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为5818亿元,同比减少1.5%。而且,中国移动为4G建设支出了高达800亿元的建设费用,庞大的支出导致其净利润从2013年的1217亿元跌至1093亿元,跌幅10.2%。2015年上半年,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收入仅增长0.5%,净利润则下滑了0.8%。

整个2015上半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超过1437亿元,移动通信基站数达到390万个,同比增长32.9%,4G用户新增超过1.28亿户,总数达到2.3亿,接近全球总4G用户数的40%。

但是,2015上半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5713亿元,同比仅增长2.3%。不仅中国,北美、欧盟的运营商Verizon、沃达丰、英国EE也同样在遭遇类似的瓶颈。

不过,国内运营商的收入下滑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随着政府提出“提速降费”要求,工信部正在督促电信企业在2015年内实现移动带宽资费下降30%。

新增物联网基础架构

用户数看不到增长空间、用户ARPU值持续下滑,以连接数为商业基础的电信行业自然把目光投向了物联网。越来越多的分析机构、企业判断,到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将超过500亿,而5G商用之后,全球连接数将达到千亿级别,是目前的20倍。2015年7月,全球移动用户数方始突破50亿,不过联网设备仅局限于手机、电脑等消费者产品。

早在3G时代,全球运营商就开始布局物联网,2009年,中国3G商用之后,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一度被视为中国物联网的鼓吹手。但是,进展甚微。其主要原因在于,3G、4G的技术架构主要涉及网络覆盖、大流量等应用场景,并未针对物联网涉及架构。

但5G突破了这一技术架构,IMT-2020针对5G归纳出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等四个5G主要技术场景。

前两大场景面向传统通信业务,而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则主要面向物联网业务,是5G新拓展的场景,重点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地支持物联网及垂直行业应用的问题。

其中,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这些场景不仅要求网络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100万/km2连接数密度指标要求,而且还要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这类应用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的指标要求,需要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

从此类技术定位推断,通信企业希望5G未来成为连接所有行业和生态圈的底层基础设施。由爱立信推动的欧洲5G项目已经决定在交通、汽车、物联网、能源、电力、安保、零售等行业开展5G行业试点,并且,爱立信已经与相关行业巨头联手启动了车联网、船联网等项目,爱立信高级副总裁兼CTO艾华信表示:“5G是移动通信发展演进的下一步,并将成为网络社会的基础驱动力量。”

5G被中国视为“互联网 ”及“中国制造2025”目标中的重点发展行业之一。目前,华为已经与奔驰、一汽、奥迪等汽车企业联手启动车联网项目,除此之外,华为还与恩智浦、SAP等企业合作了工业4.0项目。

行业壁垒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虽然电信业很积极,但是跨行业的互动、对话,即便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够活跃。”此前,华为轮值CEO胡厚

联系电话:010-62199788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七北路TBD云集中心(42号院)16号楼
Copyright 2015-2020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5911号

扫码关注